陽春三月,金燦燦的油菜花迎風綻放,清香四溢、美不勝收,成為初春田野一道獨特的風景。
小龍蝦養殖環節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首先得了解這些環節!很多新手就敗在一無所知上!包括養過二年左右的很多小龍蝦養殖老板,虧本了,還不知問題出在哪?按小龍蝦養殖先后的時間順序來說,上水、清塘、栽草、培水、解毒、試毒、放苗、改底、控草、投料、補鈣、抽檢、防病、捕撈等,涉及到的養殖環節眾多,各環節環環緊扣,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怎樣養好小龍蝦?養好小龍蝦要具備好的水質,有深有淺的蝦塘,適合龍蝦生長的水溫,豐富的雜草資源和水中小動物,有流動的充足水源,要有科學的管理辦法,合理的密度。養蝦要以"勤、活、多、好"為原則,天道酬勤,一定會有好收獲。

第一,要"勤"。養蝦,要勤投喂餌食,一般每天投放兩次,上午8~10點鐘為宜,投放量為一天總量的60%,下午投放40%,餌料要宜剩勿少。投放食物結構合理,如小動物、家禽家畜內臟、青草、禽畜糞便等等。投食與龍蝦生活習性有關,食少為了爭食,愛打斗殘殺,造成損失,所以宜多不宜少。勤排水和加水,保護優良的水質和水中充足的含氧量。勤觀察龍蝦活動情況,發現異常,即時分析原因,即時處理。勤預防龍蝦病蟲害,實現科學管理,采取先進的喂養技術。
第二,要"活"。龍蝦水位要可控,要靈活,水溫低時,適當降低水位,水溫過高時要升高水位。水的含氧量要適時調控,主要是用換水來解決或者機械增氧。投放的飼料要新鮮、要"活"為好,是減病的良法。防病要活,發現和預測有什么病發生,就要即時采取措施預防。投食點要活,不能每天投放原地,要輪流調換投放點,最好不設投放點,有利于水下環境的改善。
第三,要"多"。養蝦每天要多觀察龍蝦活動情況,多分析出現的問題,多給龍蝦和蝦塘消毒,預防疾病,多添餌料,每天要以食完有剩,防止龍蝦互相殘殺,但剩余量也不能過多為宜。多放放水生小動物,如蚌、螺等,有利于改善水下環境。多種水草,為龍蝦提供充足的飼料,夏天氣溫高可以給龍蝦遮陽,水草有綠浮萍、水綿草、慈菇草,水花生、水浮蓮、膠白、稗草、節節草等等,只要能在水中生長的雜草都行,龍蝦是雜食性的,什么樣的草都吃,沒有選擇性。
第四,要"好"。蝦塘水質要好,頭一天的投喂吃剩下的餌料撈起集中在一定的區域投放,到第三天沒有吃完的就掦除撈起。每天保持好的新鮮餌料。水中能見度為25~35㎝,為優良水質。水溫要好,要合適,適合龍蝦快速生長的溫度是20℃~30℃之間。水溫過低,龍蝦活動量少,吃食也少,生長慢。水溫過高,蝦殼鮮紅,人們稱紅蝦、僵蝦,品質差。龍蝦要好的生活環境,才能生長快速,包括好的水質,好的水溶氧,好的水溫,好的生態環境,好的科學管理方法。
總之,要想把龍蝦養好,堅持以"勤、活、多、好"為原則,科學管理,一定會有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