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大縣,水稻耕作區面積20000 hm 2 。2017年以來,濮陽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濮陽縣水產站把發展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作為水產產業扶貧的重要內容,開展技術試驗,推介先進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F把近幾年濮陽縣渠村鄉、海通鄉等鄉鎮開展小龍蝦生態養殖的技術總結如下。
1 稻田工程改造
選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便于操作管理的連片稻田進行工程化改造。根據稻田的位置、地勢,將土地重新布局為面積0.5~1 hm 2 左右的田塊。在每塊稻田的四周開挖環溝,環溝寬度4~6 m,有效蓄水深度1.2~1.5 m,環溝坡比1∶2.5為宜。為減少土地占用,綜合種養稻田一般布局為回字型,挖溝面積不超過稻田總面積的10%。為便于操作、排灌方便,根據地勢及供排水溝渠位置,在稻田邊角設置供排水管道。開挖邊溝棄土用于加固稻田田埂,使田埂高出稻田50~60 cm,以便于蓄水養蝦。
2 防逃設施建造
使用塑料膜、彩鋼或其它材質,搭配骨架材料,沿田埂內側做防逃墻。墻底部應埋入地面下10 cm以上,高出田埂40 cm,捆扎牢固,以防小龍蝦逃逸。
3 養殖模式選擇
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稻區一年種植一季水稻。應選用稻蝦種養與單養小龍蝦相結合的模式,即在水稻種植季節在稻田養殖小龍蝦,在水稻收割后,將稻田蓄滿水,作為養蝦池。小龍蝦生長到第二年5~6月后,排出蝦池過多的水,平整田地,施足基肥,繼續種植水稻。整個養殖過程充分利用稻蝦互利共生作用,不投人工飼料,不施無機肥料,不用農藥、漁藥,全程綠色生態養殖,水稻與小龍蝦的品質得到較大提高。
4 環溝種植水草
水稻田周邊的環溝內,是小龍蝦生長的重要場所。環溝蓄水前,按6000~8000 kg/hm 2 的用量施用有機肥做底肥。在環溝內可種植輪葉黑藻、伊樂藻或苦草等水草。水草種植面積占環溝總面積20%~30%,以零星分布為宜。水草過疏影響到小龍蝦棲息生長,水草過密則可能造成環溝內水流不暢,影響排灌,同時也會造成環溝光合作用不足,影響養殖水質管理。
5 小龍蝦放養
稻田及環溝施肥7 d左右,水體浮游生物及水草也會漸漸繁盛起來,此時應安排小龍蝦的春苗投放。放養的小龍蝦苗要求體質好、無傷病、規格齊,放養平均規格要求在3 cm以上,放養密度10萬尾/hm 2 為宜。蝦苗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5 min。遠距離運輸對小龍蝦成活率影響較大,最好選擇運輸距離小于3 h的蝦苗。運輸用充氧塑料袋成活率較高,用塑料筐運輸蝦苗或成蝦,要求水溫恒定、全程淋水。沒有在春季放養的,也可在秋季放規格50g/尾的成蝦作為親蝦,放養密度1萬尾/hm 2 ,雌雄搭配比例3∶1。放養后成蝦在稻田內自行繁殖,可滿足第二年養殖的苗種需求。
6 小龍蝦飼養管理
小龍蝦生長繁育要求養殖水體有充足的餌料生物,生態養殖稻田不施用無機肥,要求蝦苗和成蝦放養前要做到施足基肥培肥水質。養殖過程保持水體浮游動植物種群量的穩定,還要求日常對養殖水體進行經常性的水質檢測,發現水體肥度不夠,及時在養殖環溝中追加施用經腐熟發酵的有機肥。有機肥追肥使用量600~900 kg/hm 2 ,肥度適中的水體呈淡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0~30 cm。
7 稻田管理
生態養殖小龍蝦稻田一般在插秧前施足經腐熟發酵好的有機肥,水稻生長季節一般不需要再追肥。防治水稻病蟲害采用預防為主的生態防控方法,不使用殺蟲藥物。水稻成熟前緩慢放干稻田表層水,使小龍蝦從田中退回到養殖環溝。水稻收割后加深加足田水,整個稻田開始按養蝦池塘管理。
8 病害防治
稻田養殖小龍蝦病害以生態防控為主,加注新水前用密眼網捆扎進水口,防止敵害生物進入。日常做好環溝和稻田的水質調控,保持水位穩定,保持水質清新,保持水草充盈,減少對小龍蝦生活棲息環境的干擾和刺激。尤其是在小龍蝦脫殼時,要多觀察水位水質變化,每日測量水體溫度、溶氧、氨氮、硬度、堿度等指標,關注水體浮游生物種類與數量的變化,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必要時在環溝內潑灑生石灰水溶液調節水質,生石灰施用量20 g/m 3 。有鳥害發生時,應在稻田外設置防鳥網,防止鳥類對小龍蝦的危害。
9 捕撈上市
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春季蝦苗生長2個月后,可達到上市規格。秋季繁育的蝦苗,第二年初夏也上市。捕撈時,在稻田環溝設置地籠網,捕大留小,輪捕上市。同時,要注意不過分捕撈,要保持池塘有足量的繁殖親蝦,以維持稻田蝦苗的數量和下一年度的生產正常進行。
10 效益分析
從2017年在渠村鄉牛寨村利用20 hm 2 稻田進行生態養殖小龍蝦實驗以來,生態養殖模式不斷優化,綜合種養技術趨于成熟。到2020年濮陽縣已在渠村鄉、海通鄉、慶祖鎮等鄉鎮推廣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135 hm 2 ,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0.1 經濟效益
據統計,濮陽縣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平均產量1500~1800 kg/hm 2 ,水稻產量9000~10000 kg/hm 2 ,利潤50000~60000元/hm 2 ,較傳統種植模式增收25000~3000元/hm 2 ,經濟效益顯著。
10.2 生態效益
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充分發揮了稻-蝦互利共生作用,小龍蝦以稻田中以雜草、水生動植物為食,為稻田起到除雜草、滅害蟲和增肥力作用,為水稻減量用藥、減少施肥提供了保障。同時提高了水稻和小龍蝦質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10.3 社會效益
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推動了濮陽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稻區農戶的收入,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