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團發布了《小龍蝦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年用戶居然在美團平臺消費了4.5萬噸的小龍蝦,其總產值已經突破4000億元,實在令人咋舌。小龍蝦屬于季節性餐飲,看似紅火的市場也有價格波動大的隱憂,2018年小龍蝦養殖面積不大,又有“世界杯”的助力,著實火了一把。
冰火兩重天的市場
今年,大批懷揣小龍蝦夢的養殖戶紛紛進場,在集中上市的4-6月,小龍蝦批發價格一路猛跌,人們本以為堂食小龍蝦價格也會隨行就市的時候,卻發現小龍蝦價格毫無變化。
小龍蝦養殖戶看不懂了,這其中的利潤到哪里去了。很簡單,消費終端不講價不是因為他們聯合起來心黑,而是他們真降不下來,因素主要有四點:
●因素一:租金高昂
小龍蝦屬于網紅夜宵美食,堂食消費依靠的是大人流量的臨街鋪面,而這類鋪面一般都是半年付或年付,并且價格不菲,堂食營收的50%以上都被房租吃掉。
●因素二:人工成本
隨著小龍蝦市場的火爆,大廚的工資也水漲船高。湖北潛江開辦了小龍蝦學校,小龍蝦方向的準畢業生被預定一空,平均月薪超1萬元。
●因素三:物流成本
小龍蝦屬于生鮮食品,物流成本對于小龍蝦的價格影響很大。目前,小龍蝦養殖地區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而運輸到消費旺盛的省市地區路途遙遠,質量無法保障,運輸成本高,其中四川作為排名前三的小龍蝦消費大省,居然90%的小龍蝦供應都是來自湖北。
●因素四:消費習慣
國人對于水產品喜歡吃生鮮的習慣,讓小龍蝦多元化發展動力受限,產品的單一不利于小龍蝦成本全年的均攤。
如何破解困局
●龍頭企業引領
搞過養殖的朋友都清楚,一個行業的價格起伏是很正常的,抵御養殖風險的關鍵就是集約化、規?;a,品牌化輸出。小龍蝦行業目前現狀是比較混亂,需要整個產業鏈的企業協同作戰,在上中下游培養出幾個標桿性龍頭企業,帶領產業走出困局。
●規?;?規范化+品牌化
為什么一定要集約化、規?;?、品牌化?世界上成功的餐飲企業肯德基、麥當勞、海底撈,都是擁有統一的生產規范標準,產品質量長期保持優秀,供應鏈集中且穩定,品牌建設投入巨大。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延長消費時間、培養忠實粉絲。
●基地直供
小龍蝦的畝產一般來說200-400斤,不屬于高密度養殖種類,需要大面積的養殖區域。因此,冷鏈物流中每一級的供應鏈都會造成一定損耗與成本。目前粗放經營下,30%的高損耗率是很多餐飲企業之痛。就拿消費大省四川來說,如果成都平原小龍蝦養殖崛起,那么對于四川的消費者和餐飲終端都是福音。
●小龍蝦產品多元化
小龍蝦是以網紅身份出道,終究要結束這個身份。要想長期發展小龍蝦產業,必須從改變消費者認知開始,培養引導他們多元化的消費習慣。與此同時,小龍蝦凍品開發是必然的趨勢?;钗r現做由于季節性的限制,影響小龍蝦產業的價格走勢。
速凍零售化的電商運營和外賣可以破解季節性消費的困局,美團的《小龍蝦消費大數據報告》也證實了這一變化:美團外賣小龍蝦訂單量占平臺小龍蝦總單量的73%。(來源:生態中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