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珊溪水庫支流毗鄰的鄉鎮,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黃坦鎮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創新引進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產業,盤活閑置良田,以“農戶+企業+合作社”的助農模式,帶領當地農戶在土中挖黃金,尋到了致富新路子,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精準施盤活策良田資源
探索富民新路徑
在黃坦鎮依仁村,村民們正忙著將培育田里3萬尾澳洲淡水龍蝦蝦苗均勻分流到水稻田中,進入下階段養殖。

依仁村民葉從友高興地說:“我有四畝地,今天放了6000枚龍蝦蝦苗,然后就等好收成了!

收網、放苗,養殖戶們一派繁忙景象。
與眼前景象截然相反的是,一年前的依仁村十分冷清。由于人員流失嚴重,村內常住人口不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山上的部分水田、梯田也隨之荒廢。
依仁村黨支部書記葉時欣介紹,村里基本上留下來的是孤寡老人,所以大多的田地都是拋荒,村集體的收入一年只有十幾萬。

如何精準施策將良田資源盤活?
2019年,省扶貧干部陳崇茂的到來讓他們看到了發展的希望。通過多方地理考察和市場研究,大家商討決定引進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產業,來探索富民新路徑。
“農戶+企業+合作社”發展模式
為村民撐起保護傘
引進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產業的想法還未實施便聽到了當地村民反對的聲音。
依仁村鄉賢葉時金表示,之前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是接受不了,萬一養不成功田就被搞垮掉了,就不能種了,村民們都有點不理解不支持,比較擔心。

為了降低農戶養殖風險,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在與村干部的商討中,村里的鄉賢們決定聯合投資引進溫州宏葉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村民養殖撐起保護傘。
依仁村鄉賢葉鳳右說:“我們的初衷就是要帶動全村的老百姓一起致富,富起來的人再帶動后富的人一起發展、賺錢?!?

依托“農戶+企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企業將村民們閑置的土地以租賃的方式進行統一管理。參與養殖的農戶不僅可以收到土地的租金,還能參與養殖務工賺得薪金,除了龍蝦養成后的分紅,還享有自家農田水稻的收成。低風險卻多收益,這打消了村民們的顧慮。
黃坦鎮黨委副書記(掛職)陳崇茂說:“村民們理解了之后,覺得沒什么風險,還能得到一門技術,比原先的水稻種植又額外增加了一些收入?!?
“現在我的六畝地,干了十多天就有一兩千多塊錢攢起來了。田里的谷子還有收成,相當于龍蝦的收入是白白撿來的?!币廊蚀迕袢~逢釵說道。
做強做大澳洲淡水龍蝦產業
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有了企業的管理,村里養蝦技術和模式也越來越成熟,不僅是村里的村民,不少遠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萌發了養蝦致富的念頭,紛紛回鄉取經加入其中。

依仁村民葉新亮以前是干理發的,聽說龍蝦養殖對村里的發展很好,所以理發行業不做了,加入他們一起養龍蝦?!翱吹竭@個苗子長勢這么好,對我們的發展致富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很有信心了?!?

如今,依仁村已有41位村民入股龍蝦養殖產業,養殖面積超100畝,每畝增值預計超1萬元。依托山多林廣、生態環境優越的優勢,后續依仁村將帶動更多村民盤活閑置土地擴大養殖規模,做強做大澳洲淡水龍蝦產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陳崇茂表示,目前該村注冊的是飛云源品牌,下一步,將對接溫州市水產專家進行培訓,讓更多的村民來參與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讓他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來源: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