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苗種
目前所說的小龍蝦均為一個品種,不存在“雜交品種”,因成本過高且目前自然苗豐富、價廉的人工苗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另外不要誤信經過馴化,互相殘殺少的新品種而從外地高價購買龍蝦種。
不少人認為只要第一年投入種龍蝦后,就可以通過自身不斷繁殖,年年獲取不錯的收益。其實龍蝦養殖投種第一年產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由于龍蝦生命周期為16-18個月,加上近親繁殖,功能退化,抗病力下降,3年后產量會銳減甚至絕收。
關于水質
有些人認為龍蝦在臭水溝也能很好的生長,其實并非好壞水都能養,清新水質才是龍蝦養殖高產的關鍵。要求池中水草的覆蓋面積要在30%-60%。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應定期換水,每次換水1/3,高溫季節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
關于飼料
小龍蝦是雜食偏動物性餌料的生物,其生長是否良好,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可以以新鮮小雜魚、田螺為主,輔以植物餌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32%的配合飼料。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不宜投喂,因其利用率低、容易使水質變壞。
關于病害防治
有人認為"龍蝦不會生病",其實不然。在進行高密度養殖之后,各種環境因子都易引起龍蝦發病。解決的辦法主要以預防為主,定期使用藥物。在養殖過程中水體要定期消毒,若水體pH值<7,每隔15-20天,將生石灰按20g/m3的濃度化漿后均勻潑灑。一般池塘每隔15-20天消毒一次,每半個月左右在飼料中添加蛻殼促長素,連喂3天。
關于混養
很多人為了合理利用空間,提高養殖效益將龍蝦和魚類混養,其實龍蝦絕不能和食肉或雜食性水產品混養。因為龍蝦脫殼時最易被殘食,且龍蝦產仔時鰱鳙魚都是它的天敵,故不主張混養。
關于管理
有些養殖戶認為龍蝦食性雜,隨便喂喂即可。因此有人在精養的龍蝦塘也不投餌料,造成龍蝦互相殘食;或者過量投喂動物內臟造成水體發臭,產生有毒氣體和缺氧,致使養殖失敗。
關于畝產量
小龍蝦畝產量與放養密度、養殖環境、投餌量、病害防治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龍蝦生長快,一般養殖50-70天可出售,5-6月份是銷售旺季,6月底后開始交配產卵、穴居,捕撈量急劇減少,因此那些龍蝦養殖產量超千斤,效益上萬的傳言實在不可信。一般而言,每畝龍蝦養殖產量約250-450斤,產值1500-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