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曬田是很重要的。
為什么要曬田,養殖戶為什么重視曬田這個環節,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
1.殺菌殺蟲:一般蝦田從4月份開始捕撈上市,時間可以一直持續到中稻收割之后。在這個過程中,各種魚蝦以及其他生物的排泄物和餌料殘渣以及頻繁的捕撈活動,這些物質和行為持續時間過長,在高溫天氣下,會自然滋生大量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蟲。典型的代表是弧菌和纖毛蟲以及聚縮蟲。這些有害病菌和寄生蟲會大概率感染小龍蝦,小龍蝦染病之后,會引發大面積的死亡現象。而在中稻收割之前,蝦田里還有很多小龍蝦活動,這個時候是不適合干塘曬田的,會危及小龍蝦的生存。所以,最好的時候是等絕大部分親蝦進洞抱卵孵化的時候才行。
2.暴曬曬之后清除水體里的有機物蝦田(塘口)經過大半年的養殖之后,底層會自然形成一層厚厚的淤泥。這層淤泥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雖然能夠給小龍蝦生長繁殖增加肥力和大量營養物質,但是里面含有更多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蟲,以及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等其他有害物質。通過曬田,能夠將這些有害物質逐漸氧化,讓它們失去活力,最終死亡。
3.暴曬之后降解其他有害物質淤泥里面含有的大量重金屬離子以及農藥殘留物對小龍蝦有害。如果處理不當,重金屬離子被小龍蝦大量吸收之后,會積聚在小龍蝦體內,降低小龍蝦自身的免疫能力,引起小龍蝦的慢性中毒。而且沒有死亡的這些小龍蝦被養殖戶捕撈上來之后,自己吃,或者流入即時消費市場被其他人吃了之后,有可能引起食客或者自己中毒。至于農藥殘留就更加不用說了,對于小龍蝦來說菊酯類的農藥是致命毒藥,一旦在蝦田水體以及底層濃度過高,往往會引起小龍蝦急性中毒,短時間之內就會大量死亡。
這里具體分析了曬田的原因,接下來繼續探討一下如何正確曬田的思路:
1.曬田之前的準備工作:曬田之前,先將淺水區抽干水,然后用生石灰干灑給稻田種植區做消毒殺菌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殺死蝦田淺水區里面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蟲,以及野雜魚和魚卵,最終達到清塘的效果。
然后等淺水區的表面干燥之后,用旋耕機將淺水區深耕幾遍,目的是為了將稻茬的根莖翻耕出來,讓這些秸稈充分暴曬,加快腐爛分解。這時候注意一下,環溝里面還要保留相當的水源,因為小龍蝦落溝之后,還需要一段的時間才會進洞抱卵孵化,所以環溝保證有水,能夠避免么有進洞的小龍蝦的生存安全。其次,對于養殖戶來說,這段時間還可以在環溝里面下籠子捕撈一些鱔魚泥鰍貼補家用。所以,我們這里一般是在現在才對環溝正兒八經的放水曬田。在放水之前,建議使用茶籽餅來清除環溝里的雜魚和魚卵。
2.曬田過程中的標準:我們這里大部分都是在最近一個星期左右才開始曬田,重點是環溝。這時候,幾乎所有的親蝦都已經進洞抱卵孵化去了。所以,清雜之后曬田是最好的時候。昨天我去塘口看了一下,發現蝦田(塘口)表面的淤泥都已經曬出裂縫了。我覺得曬的夠好了,就在淤泥上面走了幾下,發現淤泥陷腳,我還差點陷進淤泥里面了,幸虧手腳快,走了上來。這種情況下,表明曬田還沒有達標,曬田還不夠。水份過重,繼續曬田,直到淤泥上面能夠跑小三輪才行。通俗來說,就是要盡量將淤泥曬干為好。
這里補充一點,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養殖戶覺得底層淤泥(包括深水環溝)過厚,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挖機將淤泥挖掉一部分,減輕蝦田水體有機物過剩的自我凈化負擔。如果覺得蝦田(塘口)里的淤泥不厚,可以忽略這一個步驟。
3.曬田之后的輔助工作:曬田完畢的具體時間,要根據養殖戶蝦田(塘口)的具體情況來定。但是大體時間是固定的,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后,也就是10月份上旬。曬田結束之后,先將蝦田里老化死亡的水草全部打撈上來,比如水花生和水荇草等等,以免這些水草浸泡在水體里污染水質。其次,緩慢上水。然后在淺水區移栽好伊樂藻,這個時間段氣溫相對不冷不熱,正好適合伊樂藻生長繁殖,在大部分的淡水水草里面,只有伊樂藻是冷水水草,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低溫天氣下,移栽好伊樂藻至關重要,可以有效解決秋冬季節水中無草的難題。
曬田消毒之后,就到了最重要的肥水培藻工作了,目的一是為了給小龍蝦提供充足的天然餌料,讓水藻和浮游動物大量繁殖起來。同時降低了水體透明度,肥料尤其是農家有機肥在發酵腐爛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間接達到了給水體增溫的效果個目的。
由于低溫天氣下,肥料生效的時間相對比較慢,為了達到快速肥水,縮短肥水時間的目的,一般養殖戶都是采取的綜合肥水手段,蝦田收割之后留下的稻茬以及秸稈,發酵好的雞糞以及復合化肥,再加上芽孢桿菌。這些肥料和有益菌結合起來,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快肥水時間,能夠最快地將水藻和浮游動物培育起來。
總結:
上面的分析表明曬田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步驟,它是清塘的前提,也是肥水前的關鍵步驟,而且曬好田之后,能夠有效降解有機物,給小龍蝦養殖戶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曬田有效控制了淤泥過厚引起的種種問題和難題。何況曬田沒有任何副作用,曬好田之后,能夠養出品相好,規格大的小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