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下田后養殖的小龍蝦,專業名稱叫“稻中蝦”(張家宏首提)。夏季小龍蝦養殖一直是一個難題,炎熱的夏季,小龍蝦生長速度慢,亦是小龍蝦病害的高發期,近年來雖然有人嘗試,但普遍產量不高、效益低下,以至于“稻中蝦難養”幾乎成為了一個行業共識。
然而,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張家宏研究員團隊卻成功突破了這一難題,團隊研發的夏季小龍蝦(稻中蝦)養殖技術獲得了83%的“兩蝦”,即小龍蝦通過45天的養殖周期,從一錢蝦苗長成“兩蝦”的好成績!這一養殖模式具體流程是什么?他們是如何巧妙避開傳統稻蝦共作養殖過程中雷區的?為此,我們采訪了“稻中蝦”養殖模式專家張家宏研究員。

夏季小龍蝦生長速度減緩,絕大多數養殖戶都會選擇清塘準備種植水稻,您團隊研發的夏季小龍蝦(“稻中蝦”)養殖技術,在養殖推廣過程中大獲成功,“稻中蝦”的養殖秘訣是什么?
張家宏研究員:

一、蝦苗管理
蝦苗的選擇
俗話說好種出好苗,好苗養大蝦。小龍蝦養殖的產量高低、品質優劣關鍵是苗種。優質蝦苗應具備的六個條件:一是種性好,親蝦經人工馴養、異地配組和繁育標準化操作生產出的小龍蝦苗種;二是規格整齊,蝦苗的大小應基本一致,整齊度達80%以上,因為蝦苗個體大小差異越大,自相殘殺概率越高;三是大小適中,提供養殖的蝦苗一般體長為4cm左右,約300尾/kg。蝦苗偏小抗應激能力差、成活率低,蝦苗偏大、養殖周期太短,性價比差;四是殼體青色,體色一致的青殼蝦苗因育苗環境好所以生長速度快,養成的規格大;五是體質健壯,蝦苗殼體較硬、腸道粗細均勻、沒有斷節或空腸、肝臟金黃色等;六是活力強,蝦苗行動快捷,適應環境生存能力強。

放養密度
“稻中蝦”養殖的原則是低密度、養大個,一般投苗密度為4000尾/畝左右較為適宜。因為夏季稻蝦田田面水位淺溫度高,小龍蝦更喜歡在水位深溫度較低的環溝生活,因此降低密度也有利于避免自相殘殺發生。
放養時間
“稻中蝦”養殖期一般為6-7月,放苗時間一般在6月初。先將蝦苗暫養于環溝中,待水稻活棵后,再提升水位將蝦苗趕入稻蝦田中,實行稻蝦共作。如水稻大苗栽插時,待秧苗活棵上深水后,也可直接將蝦苗投放在整個稻蝦田中。
二、水草管理
水草種植品種
夏季稻蝦田處于高溫季節,種植的水草應選擇耐高溫的品種。一般選擇的品種有茭白、蓮藕、水花生、水葫蘆、雍菜、輪葉黑藻、苦草等。
種植時間
水草一般在環溝中種植,種植時間一般為5月初,約在投放蝦苗前30天左右,以確保水草旺盛生長后為小龍蝦營造良好的生長和棲息環境。
水草管理方法
稻蝦田中環溝草的種植方法一般采用“點穴式”種植法,即一簇一簇地種,最好種植3層水草。在稻蝦田環溝中靠圍埂一側的水邊種植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如茭白、水花生(用竹竿從水花生叢中部插入溝底將其固定在水面上,以防隨風飄入稻田形成草害或在圍埂周邊落地生根)等。環溝兩側的水下坡面上、溝底種植沉水型植物,一般種植輪葉黑藻、苦草等;水草的覆蓋度一般在30%-70%,以50%為宜;水草種植后應結合稻蝦田肥水適時適量施用有機肥、肥水寶以養護好水草、促進水草生長。
水稻種植品種
稻蝦田水稻品種應具有“高富帥”特質?!案摺庇腥龑雍x:一是高桿。水稻植株株高應在1.2m左右,夏季田面水位可達30cm左右,便于深水環境下正常生長。二是高抗。對水稻主要病蟲害具有良好的抗性,在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的情況下,水稻產量不受嚴重影響。三是高產。水稻的產量應達600kg/畝左右?!案弧奔粗笭I養豐富,米質優良,食味純正,好吃好賣效益高?;蛘呤撬居刑厣?,如彩色稻、降糖米等?!皫洝?,即指后期水稻植株挺拔抗倒性強,在不擱田或輕擱田、長期在高水位環境條件下,水稻不倒伏,且后期桿青籽黃熟相好。
另外稻后準備繁殖早苗或養殖反季節“稻后蝦”的稻蝦田,水稻還應選擇早熟品種,利于早讓茬、早種植繁苗或養殖反季節“稻后蝦”需要的水草。繁殖早苗或養殖反季節“稻后蝦”的稻蝦田水稻一般在國慶節前后收割完成,還能確保蝦田米早上市。時下植株偏矮、生育期偏長的優質粳稻品種因生育期過長、植株偏矮,大多不適合稻蝦田種植,而適合稻蝦田種植的早熟抗倒型高桿水稻品種米質又偏差。目前適合稻蝦田種植的專用水稻品種,正由江蘇省稻蝦共作專用水稻聯合體開展篩選和培育工作,預計不久的將來可推出稻蝦田的主栽品種。

種植時間
稻蝦田水稻種植時間一般要前移,即5月初播種,6月初栽插,克服現有水稻品種生育期偏長的難題。一般秧齡要達到25天以上,株高在30cm 左右,栽插后采取及早灌深水、放蝦苗的方法,以達到水壓草、蝦吃草控制雜草的目的。目前稻蝦田還不能開展化學除草,一方面除草劑大多對小龍蝦有傷害,另一方面還會把人工種植的輪葉黑藻、苦草等養蝦的水草滅殺。
種植方法
新開發的稻蝦田可以用插秧機進行大苗機插。但長期淹水達2-3年的稻蝦田畦面很淤,一般的插秧機很容易陷入,此時應用深泥腳插秧機插秧。稻蝦田的水稻應寬行寬株栽插,適宜栽插密度一般株行距為(30-33)cmx(15-20)cm,每畝穴數1.0萬-1.5萬穴。水稻栽插密度過高不利于小龍蝦進入稻田中間活動,而寬行寬株有利于稻蝦田中下部通風透光減輕稻蝦病害發生,同時為小龍蝦開辟高速公路,利于其在稻間來往穿梭取食稻蝦田中害蟲和雜草。同時,應將緩釋性稻蝦專用肥一次性施入稻根附近,以免在“稻中蝦”養殖過程中撒施顆粒型肥料引起小龍蝦誤食、誘發腸炎、造成死亡現象。長秧齡缽苗機插是未來稻蝦田水稻栽插的主要方式,因其無緩苗期、有利于早上水、上深水,能夠控制稻田雜草發生和危害。并有利于小龍蝦早進稻田生活和快速生長、減少在環溝高密度暫養導致自相殘殺現象發生。
三、飼料管理
飼料選擇
小龍蝦的人工飼料營養成分應合理配置,并不是營養成分越高,小龍蝦生長越快,甚至適得其反。一般成蝦養殖飼料營養配置為蛋白質:脂肪=6:1,且蛋白多為動物蛋白,利于消化吸收,蛋白含量以30%左右為宜。
投喂量
小龍蝦的主食為稻蝦田內的水草、浮游生物、水稻害蟲和底棲生物等,而人工飼料只能作為副食,為小龍蝦補充適量的營養。依靠投飼料來養殖小龍蝦成本很高,甚至得不償失。小龍蝦人工飼料的投喂量,不能僅根據存田蝦重量的所謂3%-8%來投,因為存塘蝦量始終是一個變數,誰也不能弄清楚存田蝦量究竟是多少,所以比較合理的投喂量應以小龍蝦目標產量來定。一般養蝦投料量:目標產量約為1:2?!暗局形r”的產量一般在100kg/畝左右,因此在一個45天左右的養殖周期內投餌量為50kg/畝左右。

投喂時間
小龍蝦的攝食習性為一日兩餐制,并以晚餐為主,占70%。因此投喂人工飼料時應在傍晚6點太陽落山前后、早晨6點日出前后,將適量的人工飼料投放在環溝四周的投餌臺上,切不可天女散花式地全田拋散,降低飼料利用率。
水質管理
一是透明度應保持在30cm左右。若透明度太高,表明水質偏瘦,容易誘發青苔滋生,若透明度太小,表明水質偏肥,容易誘發藍藻、綠藻、紅藻等滋生;二是水體溶氧不小于5mg/L;三是水體適宜的pH值為6.5-8.5;四是水體氨氮應小于0.3mg/L;夏季稻蝦田水溫尤其是環溝,應通過水草、水位調節最好不超過30℃,因為水溫達30℃以上,小龍蝦攝食量顯著減少,生長速度降低,易形成鐵殼蝦或老頭蝦,嚴重時還會出現掘穴夏眠、甚至應激死亡的現象。
水溫26℃左右適宜小龍蝦生長卻也是小龍蝦最易發病的水溫,在“稻中蝦”的養殖模式下,養殖戶應該如何進行病害防控?
張家宏研究員:“稻中蝦”養殖病害防控的關鍵在于水質的調控。一是清塘消毒。在“稻前蝦”收獲后,要用蛭弧菌、碘制劑等對塘口進行消殺除害;二是水源清潔。灌入稻蝦田的水質應是清潔水源,不能帶入污染性物質,如有害的無機物、有機物、病原微生物等,尤其不能灌排不分、造成交叉感染;三是徹底除雜。用茶皂素類制劑及產品清除水體中的各類野雜魚,切斷病害傳染源,并消除小龍蝦天敵;四是補充水草。在稻蝦田環溝中種植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萍、輪葉黑藻、苦草等水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提高小龍蝦免疫力;五是功能餌料。在小龍蝦的飼料中適量添加大蒜素、三黃散、維生素、氨基酸多糖等,提高小龍蝦抗病能力;六是穩定水質。適時適量使用EM菌、小球藻等野生菌、益生藻類制劑調節菌相、藻相。菌相、藻相失衡時及時用碘制劑、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殺類制劑改善水質。
那么第二茬“稻中蝦”養殖是如何做到的呢?
張家宏研究員:7月中旬“稻中蝦”45天養成后,及時捕撈上市,然后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EM菌、解毒寶等制劑潑灑。蝦苗于7月下旬投放進稻蝦田,投放密度依然是4000尾/畝左右,其他管理同第一茬“稻中蝦”養殖,在8月底9月初便可養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