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養殖戶朋友都出現了小龍蝦大量死亡的現象,這和水體中的溶解氧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溶解氧直接影響小龍蝦的呼吸環境,如果呼吸條件都不好,小龍蝦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輕則出現"亞健康"狀態,重則直接導致小龍蝦死亡。如果要大量養殖小龍蝦,則一定要注意池塘中的溶解氧。

通常,蝦塘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約4毫升,這個指數最適合適合龍蝦的生長發育,同時這種水環境也促進了龍蝦的繁殖。
但是,如果溶解氧含量少于2毫升,水質就會迅速惡化,龍蝦會因缺氧而死亡。發生這種情況時,龍蝦會迅速攀爬到池塘周邊。小龍蝦每浮頭一次,會3天不吃食,7天不生長。連續浮頭兩天的池塘,小龍蝦就算吃食,也會影響半個月的生長。

另一方面,病害會相應的增多,一部分青蝦池塘草多、水淺,氣體(氧氣)出現過飽和導致氣泡病,進而誘發其它病害,天氣變化大時容易發生氣泡病。急性氣泡病引起血管堵塞,直接導致死亡;慢性氣泡病導致肌肉發白、白尾等癥狀,進而引發細菌繼發感染,出現爛尾、爛鰓等情況。

在養殖的中后期,池塘中剩余的食物很多,這些有機物沉淀在池塘的底部,底部長時間厭氧,耗氧量迅速增加。隨即很多厭氧型有害細菌大量增加,也就是說池塘越缺氧,弧菌繁殖的速度越快,增氧是抑制弧菌繁殖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缺氧造成池塘氨氮亞硝酸升高
池塘氮循環是池塘中重要的循環系統。蝦不吃飼料的放在池塘中的誘餌部分在氨化細菌的作用下變成氨氮,并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
還會轉化為無毒的硝酸鹽,這是氮循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所有氨化細菌和硝化細菌都會消耗氧氣。當池塘缺氧時關閉氮循環,從而在池塘中產生氨氮或亞硝酸鹽。硝酸鹽增加,小龍蝦中毒甚至死亡。

如何觀察池塘溶氧狀況呢,隨著5G的到來,物聯網時代正式開啟了。在物聯網時代養殖如果憑肉眼我們很難判斷水質的好壞,更別提溶氧ph水溫這些水質指標的觀察,做不到這點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利用幫邦魔盒的物聯網水質檢測設備獲得的水質大數據對養殖戶池塘的水質指標進行分析和解讀,通過數據指導養殖戶養殖。

防止池塘缺氧,主要還是要在日常養殖環節做好:
1.控制好池塘的放養密度,放養量應該在池塘水體的承載能力以內,勤換水,少量多次的增加換水頻率,每次換水不要換太多,環境改變太大會造成小龍蝦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增大,小龍蝦發病率會增大;
2.夏季進入高溫,前期累計的殘餌糞不斷發酵,有害物質不斷積累,此時控制好飼料的投喂量,盡量減少池塘飼料餌料的進一步殘留,可以經常使用生物底改繼續擰調養水色,是藻和菌處于一個比較好的活性。

3.一般我們的小龍蝦塘很少加裝增氧機,但是如果發現池塘經常出現溶解氧不足的情況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加裝增氧機,也可以保持一個比較好的池塘溶解氧。
4.陰雨天、天氣悶熱、低壓低氧或使用了活菌有短暫耗氧時及時補充外源氧,如果是短期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全池潑灑增氧片來解決
5.由于我們的龍蝦養殖池塘70%的溶解氧來自于藻類的光合作用,因此我們在養殖過程中要根據池塘的實際情況追施水溶性肥料,以使池塘的有益藻處于一個比較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