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政府引進國內數十種精品蓮藕(只開花結蓮子不長藕,也稱之為荷蓮),在引導農民種植適銷對路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生態綠色農(漁)產品,在荷蓮田里養殖小龍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當地農(漁)民收益,現將荷蓮與小龍蝦養殖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材料及方法
1.田塊選擇 選擇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質良好、平整且四周無污染的田塊,夯實田埂,田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田埂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圍起來以防小龍蝦逃逸。進水口和出水口用PVC管做成,以聚乙烯網布或鐵絲網罩覆蓋。蝦溝一般在田塊四周開挖,或在田塊中挖成“十”字形或“井”字形。田塊在栽種前干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全塘潑灑消毒。
2.荷蓮種選擇與栽種 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高產蓮子的多品種蓮藕(荷蓮),如“水果蓮”“鄂蓮”“小葉太空蓮36號”等嫩芽完好的淺水(荷)蓮藕品種。在栽種蓮藕前每畝施有機肥100~150千克,3月中旬至4月初氣溫在15℃以上時開始栽種蓮藕(溫度低容易凍傷藕芽),每畝栽種200顆藕種,分40~50組,栽種時要把握好埋土深淺,否則容易浮在土面上。到4月中下旬施尿素1次,每畝10千克,整個荷蓮養殖過程中施復合肥2次,每次25千克/畝。
3.小龍蝦苗種投放 3月初每畝投放小龍蝦苗15~25 千克,同一田塊投放的蝦苗要求規格整齊、附肢齊全、無病無傷,分批投放以減少對藕芽的損害;或者冬季每畝放養親蝦15~20千克。苗種投放前用3%~4%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以提高成活率。
二、飼料投喂
冬季投放的種(親)蝦,由于氣溫低投餌少,一般投喂蛋白質水平36%的顆粒飼料,春季投放的蝦苗前期投喂小龍蝦專用顆粒飼料,蝦苗大一點可以投喂煮泡過的黃豆、米糠、豆餅、顆粒飼料等,后期上市前要添加冰鮮小雜魚,使小龍蝦肉質飽滿。整個生長期間保持投喂的顆粒飼料蛋白質水平在 30%以上。一般每天投喂 1 次,于下午2-3時或日落前后投喂,日投飼量2~2.5千克/畝,晴好天氣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時少投或不投;蝦蛻殼期間由于體弱食量小,應少投,蛻殼后加大投喂量以增強體質。
三、養殖管理
蓮藕(荷蓮)田里的水位初期不宜灌深,水深10厘米左右即可。隨著蓮藕和小龍蝦的生長,田里水位逐漸加深到15~20厘米以促進蓮藕開花生長。生長旺季灌深水,高溫時期田溝最深可達1.2米左右。蓮藕田里在4月易長浮萍(如滿江紅、綠萍),說明水中有機質多,定期加水和排出部分老水以調控水質。浮萍可撈出一部分,留部分作為餌料提供給小龍蝦,保持浮萍占總田面積的50%左右,視水質可定期用果酸解毒、過硫酸氫鉀改底。蓮藕的荷葉、荷花供觀賞用,整個生長過程中基本沒有病害,6-7月有蟲害但很少,個別荷葉上出現少量毛毛蟲,為預防蟲害,整個生長期用1次高效低毒的殺蟲劑。
四、生產成本與養殖效益
2020年以陶辛鎮一奚姓養殖戶130畝荷蓮與蝦共生養殖面積中3畝試驗田、3畝對照田面積為例。
1.飼料 包括顆粒料、冰凍魚、玉米等飼料費共計1 200元,即每畝400元。
2.苗種與魚藥 親蝦、蝦苗、藕種,水質改良(生石灰等)、農藥等共2 310元,每畝770元。
3.其他 水電、燃料、肥料(施底肥、追肥)及池塘租金共3 300元,即每畝1 100元。人員工資加摘蓮子的費用共 3 000 元,即每畝 1 000 元。生產成本投入共計9 810元,畝生產成本3 270元。
4.養殖效益 畝收獲小龍蝦90千克、總產量270千克,單價20~44元/千克,收入8 600元;蓮子畝產334千克、總產量1 002千克,單價12.6~14 元/千 克 , 收 入 13 400 元 ; 野 生 黃 鱔 收 獲700元,即蓮子與小龍蝦等共收獲22 700元,實現每畝收入 7 567 元。而單一種植荷蓮畝產 330 千克,單價 12 元/千克、收獲 11 880 元,野雜魚400元,收入共12 280元、畝收入4 093元。通過試驗示范得出:畝產蓮子334千克、小龍蝦總產量255千克、常規蓮子單種畝產量330千克,投入、收獲與效益情況見表1、2、3。
表1 荷蓮與小龍蝦共生養殖生產投入情況 元
表2 單純種荷蓮(對照田)與綜合種養收獲情況
表3 荷蓮與蝦共生養殖效益情況 元
五、小結與分析
荷蓮-小龍蝦綜合(共生)養殖模式充分利用養殖空間產生最大經濟效益,是科學利用資源、達到旅游觀賞、采摘、垂釣休閑一體化的“三豐收”綜合生態種養模式,在小龍蝦整個養殖期間投喂的顆粒飼料量少,產出的蓮子與小龍蝦品質佳、價格高,既符合政府旅游相關政策,又增加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