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養殖的"興化模式"是指江蘇興化市海南鎮新伍村摸索創新興起的一種養殖模式,該模式操作簡便,可復制性強,易學易用易做,養殖效益相對穩定,有利于讓養殖戶降低市場風險。是當時下值得采用的養殖模式,操作要點簡列如下:
一、定量放苗
畝放養籽粒飽滿的抱卵蝦10–12只,掉籽或籽少的可酌情增加幾只,上年龍蝦塘口必須結合冬季清塘將池里龍蝦清除殆盡,再在池塘四周圍攔網布,網布高度掌握低于正常養殖時水面,這樣既能阻斷池埂筑穴越冬的龍蝦自行入塘,帶來難以計數,又便于塘口當年二季龍蝦的繁殖。蟹苗每畝放養1000-1200只。
二、水草栽植與布局
提倡水草多品種結合,發揮各水草優勢,沉水的水韭菜、伊樂藻、輪葉黑藻;挺水的稗草;浮水的綠萍。布局上稗草田間成行,綠萍環抱池塘四周,水韭菜、伊樂藻、輪葉黑藻池底交錯。
三、精準管理
管理與河蟹養殖基本相似,區別點在前期更注重肥水,因為該階段幼蝦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幼蝦抵抗力弱,該階段慎用殺蟲等刺激性大的動保產品,套養模式下的塘口負荷量偏重,更應多調水勤底改常增氧來營造良好的生存生長環境。
四、適時捕撈及時上市
從6月上旬開始使用專用地籠捕撈,凡是進籠龍蝦一律不得回塘,出水即全部上市,6月下旬7月中旬將池中的成蝦盡可能捕完,留下足夠空間給與混養的河蟹生長。